黎川部分乡镇卫星图日峰镇日峰镇,古称黎滩镇,年改名新城镇。建国后,年设城区关区,年易名城关镇,年改称红旗镇,年复名称关镇,年改今名,取城西日峰山之义。日峰镇位于黎川县东部,为县城所在地,东与潭溪乡相邻,南部和西部与栗塘乡接壤,北部为裘坊乡,面积1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度17分,北纬27度54分。日峰镇平均海拔米,日峰山海拔米,为日峰镇最高点;最低点廖家排,海拔米。日峰镇镇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东门、东方红、南门街、新街、新华街、前步街、王府街、磨市街、水槽、日峰街等10个居委会,下桥、回上、篁竹、五一、新华、燎源、永兴、新荣、光明、店前、点山、十字、十里、联盟、连源、八都等16个村委会。总人口7.5万余人,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宏村镇曾用名贤溪、横溪、横村黎川县第二大镇,赣闽交易地物资集散地之一。“千村万村,不如樟宏二村。”樟村豆腐,宏村酒。宏村镇地处武夷山脉、江西省黎川县南部、黎川县县城日峰镇之西南面;位于东经°47′—°57′,北纬7°06′—27°11′之间。东连德胜关垦殖场,南接樟溪乡,西邻西城乡、东堡乡,北靠龙安乡、社苹乡。镇政府驻地宏村距黎川县城22公里。宏村镇设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辖有中湖村、沙下村、孔洲村、光辉村、丁路村5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71个自然村。宏村镇曾先后两度建镇。镇政府驻地宏村在明朝时曾称贤村、贤溪,清代改称宏村;因村舍横建于河岸,亦称横村。宏村镇辖域建国前夕为第五区宏村乡,建国初改为第五区宏村镇,年成立宏村人民公社,年改为宏村乡,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宏村镇直到现在。宏村镇东西长约16.8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宏村镇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年实有耕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山地面积11.6万亩,其中有林面积6.96万亩。樟溪乡樟溪乡位于黎川县城西南,东靠德胜关垦殖场,南与福建省建宁县交界,西连西城乡,北接宏村镇,面积平方公里。建国初期该乡境域属五区管辖,年设樟村镇,年属宏村人民公社,年从宏村公社划出成立樟村人民公社,年并入宏村公社,7年复设樟村公社,年改称樟溪乡。乡人民政府驻地樟村,距县城32公里。年樟溪乡辖11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户,人。樟溪乡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5.8%,东南部的县林业局岩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74.5%,麦溪洲、东坊、潭坪一带有天然起原森林,主要植被为松、杉、阔叶树和毛竹,还有楠、樟、银杏、三尖杉,红豆杉等名贵树种,野生动物有野猪、羚羊、猴、云豹和珍稀爬行动物鹰嘴龟。境内西北部,地势较平缓,村落稠密,农田阡陌,1.05万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白莲、芝麻、大豆等。乡办企业有造纸、农机修理、木材加工、竹篾工艺、豆类加工等厂,产品销路甚广。樟村豆腐质嫩可口,全县驰名。西城乡西城乡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下辖的一个乡,地处黎川县西南方向,东邻樟溪乡,南接福建省建宁县黄坊乡,西与南丰县太和镇接壤,北靠宏村镇,毗邻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驻新桥村,电话区号,邮政编码,距黎川县城41千米。辖新桥、河樟、樟源、丰南、五通、芦坑、梅源、余坑等8个村委会,下设92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1万余人,均为汉族江右民系。西城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物产丰富,山林面积15万亩,以马尾松、杉、毛竹、油茶为主,其中马尾松面积9万亩、杉树面积3万亩、毛竹面积亩,林果面积亩,以南丰蜜桔为主,耕地面积亩,以种植水稻、白莲、烤烟、西瓜为主。社苹乡社苹乡位于黎川县城正南,东与德胜镇接壤,南连宏村镇,西界龙安镇,北邻日峰镇,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地社苹,距县城17公里,辖社苹、宏源、团星、前进等4个村委会。共65个村民小组,2户,人,均为汉族江右民系。人均纯收入元。社苹乡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乡,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特色产品有:烤烟、食用菌、西瓜、商品甲鱼、三元杂交猪等。1年以来,乡政府(公社)先后办起红旗瓷厂、工艺美术瓷厂、白玉瓷厂、炊具瓷厂、群英瓷厂,是本县陶瓷工业基地,主要生产日用瓷和仿古人物、现代人物、飞禽走兽等工艺美术瓷,经过改制、兼并后,现合并成为江西省黎川县嘉顺瓷厂和江西省嘉舒瓷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系列瓷煲、产品畅销全国,有的进入国际市场。潭溪乡日峰镇后花园潭溪乡地处黎川县城郊,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东邻福建光泽,南靠福建建宁,西与本省南城,南丰接壤,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辖口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设有三都、幸福、大芸、河溪、长洋、团村、文青、河塘、新庄、五星、芦陂等11个村委会,现有总人口2.2万人。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灌溉便利,主种植水稻,是本县主要产粮区。著名的“团村战役”曾在潭溪乡境内发生,工农红军在战役中击溃国民党12个军团,当年红军在团村附近山头所挖的战壕,至今依稀可见。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和李觏曾在这里生活,其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建立了“五大基地”——万亩优质稻生成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烤烟基地、苗木、花卉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湖坊乡湖坊乡东与福建省光泽县李坊乡交界,南接熊村镇,西靠荷源乡,北邻洵口镇。湖坊乡政府驻地湖坊村,距县城20公里,辖7个行政村,76个村小组,其中小数民族村小组1个,湖坊乡总人口数户,总人口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人,畲族人口95人。湖坊乡总面积8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占68%,机耕面积约40%,有山林面积亩,主要植被毛竹、杉树、湿地松以及其他阔叶林,森林覆盖率55%。湖坊历史悠久。“妙法寺”是湖坊古老禅寺,始建于唐贞观盛期,至今一千多年历史。湖坊“红色”与“古色”的人文景观,构成了人们观光的好去处,可以说湖坊乡极具旅游开发的好地方。湖坊是革命老区,年5月中央苏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在湖坊成立,是红七军团的发源地,管辖建宁、黎川、泰宁、光泽、金溪、资溪等21个县市。邵式平同志任省政府主席,顾作霖同志任省委书记,肖劲光同志任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这些革命老同志在湖坊工作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闽赣省一带从事过革命活动,至今闽赣省旧址仍保存完好,是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有“红色湖坊”之称,列为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坊境内资源丰富。毛竹、木材是湖坊支柱产业,西瓜、草菇也久负盛名,尤其是湖坊草菇在庐山会议时曾进入国宴,故有“草菇之乡”的美誉。德胜镇德胜和东山德胜镇是黎川最年轻的镇,年3月经江西省民政厅批准,年8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德胜镇位于黎川县东南部,东与福建省邵武市、泰宁县接壤,南与福建省建宁县,本县岩泉林场毗连,西与本县宏村镇、社苹乡相邻,北与本县日峰镇、潭溪乡、熊村镇交界。下辖黎明、东山、新店、德胜、茅店5个行政村,84个村小组,2个居委会,全镇约户,2.2万人(均为汉族江右民系)。全镇设有6所中、小学,1所卫生院,1所幼儿园,1所敬老院。是年江西省首届百强中心镇之一。德胜是闽、浙、赣苏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中著名的团村战役主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邵式平、方志纯、肖劲光等曾在这里建立苏维埃闽赣省政府。上世纪为响应党的号召,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高干领导来到德胜关,开建了江西德胜国营垦殖场。德胜关在黎川人眼里称为“小上海”,因为德胜关商业最繁华,德胜关人的思想最开放,县城的人都经常往德胜关跑,以至于黎川人常说:去小上海玩哟。熊村镇熊村镇地处黎川县东南部,东连坊坪,南接潭溪,西邻湖坊,北与福建光泽的李坊乡接壤。熊村镇镇政府驻地距黎川县城18公里,熊村镇设1个街道委员会,12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个自然村。辖熊村居委会,坊坪村、甘竹村、桃上村、张家岭村、上街村、下街村、岭下村、邱源村、洙岩村、磜溪村、中站村、极高村等12个村委会。全镇人口1.7万,均为汉族江右民系。熊村镇的山地面积为亩,全镇森林覆盖率为62%。熊村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间平坦,版面呈“V”字形状。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水田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可种植水稻、白莲和其他经济作物。山地面积广阔,林木葱茏茂密,植被良好。主要植物资源有毛竹、松木、杉木等,丰富的木竹资源,为发展竹木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水资源也十分丰富,熊村镇境内主干河流全长12公里,其他大小溪流纵横密布。地下蕴藏有金矿、钨矿、大理石等各种矿产品及日流量为80吨的优质矿泉水资源。熊村境内山川秀丽,景色优美,东南部山区群峰连绵,层峦叠翠,潭下林场风景迷人。并有风潭、雨潭、九龙潭等天然避暑胜地。境内疏密相同的村庄,或依山傍水,修竹茂林环绕,或四周衬展,阡陌纵横。政府驻地熊村圩,人烟稠密,街巷网列,溪流叉港贯穿,小桥纵纬经跨,比比相邻。新建街道,为宽阔的水泥路面,两旁商店鳞次,整洁美观。行人熙来攘往。一栋栋楼房色彩纷呈,错落有致,繁华的农贸市场,买卖兴隆,生机蓬勃。熊村的冬笋、春笋久负盛名,近几年迅速发展的茶薪菇、爆花菇、草菇日渐形成规模,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厚村乡厚村乡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下辖的一个镇,地处武夷山脉西麓,位于黎川县城东北,东邻福建省光泽县止马乡,南靠黎川县湖坊乡,西与洵口镇交界,北接光泽县华侨乡。距县城28公里,是我县东北门户和通往福建省的交通要道之一。黎川县入闽第一乡的厚村交通极为便利,省道黎光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有水泥路,并有覆盖全乡的移动基站台。辖厚村、大源、飞源、三源等4个村委会。全乡人口0.8万,均为汉族江右民系。洵口镇洵口镇为黎川县东北部重镇,距县城21公里,素有黎川“东大门”之称。辖茶亭居委会,洵口、下寨、白沙、石莲、皮边、渠源等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茶亭。全镇人口1.1万,均为汉族江右民系。洵口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洵口战役”在这打响,黎川县第一个党支部—皮源党支部年成立于洵口镇皮边村,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的省文物保护单位“寿昌寺”也坐落于洵口镇下寨村。荷源乡荷源与资福荷源乡位于黎川县境北郊,北、西均与南城县龙湖镇呈县界相交,南连潭溪乡、东邻华山垦殖场及洵口镇、西南部与日峰镇裘坊接壤。乡政府驻地荷源村,距县城12公里。辖资福、芦油、荷源、陈家、畲上等5个村委会。全乡人口0.9万,均为汉族江右民系。荷源乡地势南北高,东西低,地形狭长,多属丘陵,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水田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可种植水稻和白莲、烤烟等经济作物。山地面积广阔,林木葱笼茂密,植被良好。丰富的木竹资源为发展竹木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水资源十分丰富,发源于华山垦殖场洲湖上石窟的资福河,由东向西流经境内畲上、炉油、资福三个村,汇入洪门水库。其它大小溪流纵横密布。旱涝保收面积占水田总面积的50%,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芝麻黑矿石,是建筑装饰的上等材料。龙安镇龙安与东堡龙安镇地处黎川县西南部,东连日峰镇,南接社苹乡、西城乡、宏村镇,西邻南丰县太源乡,北靠本县中田乡。镇政府驻地龙安距县城15公里。该镇于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与原东堡乡合并建立龙安镇,辖龙安居委会,龙安、下村、宋洲、桃口、柘园、水尾、井戈、东堡、院前、下叶、王沙坑等11个村委会。[1]共个村小组,现有总户数户,人口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均为汉族江右民系,非农业人口人,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10亩,旱地0亩,山地面积亩,其中有林地亩,荒山亩。龙安地名的来由,龙安的后龙山是一座石山,未修公路前,山中间一条弯弯曲曲通向邻村的天然石板路,路伸山岭两侧各有一处石缝喷泉积蓄而成的小水池、池水清澈见底,犹如腾飞中的一条小蛟龙头上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老百姓称之为龙眼睛。美妙动听的传说不翼而飞,皇帝得知山旯旮里竟有腾飞的蛟龙,不免心中暗暗产生不安和惧怕,总觉得一旦蛟龙修成正果,转世成人,将出现新的真龙天子,与自己争夺皇位,危害国家安全,于是,皇帝金口银牙传出圣旨,抬这条蛟龙安置在当地,为老百姓造福,龙安便成为永续使用的地名。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