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唐山丰南大地震40周年。 40年,既短暂,又极为漫长。 说短暂,是因为40年的光阴,在人类历史上只不过是一个瞬间,在宇宙长河里不过是一朵浪花。 说漫长,是因为那是上万个白昼和长夜,历经岁月的沉淀;那是栉风沐雨的40年;更是朝气蓬勃、天翻地覆的40年。 40年的时间里,丰南人民发扬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在震后一片废墟上建成的一座繁华、靓丽、生态、宜居之城正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其大手笔、大气魄,创造一个接一个的速度与奇迹,赢得无数喝彩与掌声。 一 年7月28日,一场大地震,将原丰南县城瞬间夷为平地。全县共震毁建筑物.8万平方米,震毁率达96.6%。其中,县城房屋为29.万平方米,震损面积达到原有面积的98.2%;全县40个较大的县办工业企业共计14.2万平方米的厂房,震毁11.9万平方米。全县个商业网点,倒塌和严重损坏的个。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等公用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道路、桥梁震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陷入瘫痪。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丰南人民没有被吓到,他们从废墟中爬起来,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地同地震灾害作斗争,紧锣密鼓地开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全县在震后三四天就普遍恢复了农业生产。 震后六天内陆续恢复了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主要公路、桥梁、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逐步恢复…… 到年,城区内共有8条主街道,面积包括铁南街及一至八街9个行政村和5个居民委员会,集中建成了青年楼、建设楼等公产房居民小区,总面积为7.38平方公里。 至此,丰南不但全部治愈了震灾创伤,而且不论是建筑面积,还是建筑质量都远远超过了震前水平。 二 震后恢复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让丰南人止步,他们把眼光放得长远,站得更高。 年,丰南县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县。开放,意味着国家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发展空间会更大。风从南方来,从大海来,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首先闻到了改革开放的潮声,经过几番研究、酝酿,很快就制定出了开放兴县、开发兴县、工业兴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勾勒出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二步蓝图——确立把县城划分为老城区、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解决过去没有规划,区域功能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筑样式单一等问题。 城市建设,道路先行。年以前,丰南通往唐山市的道路只有唐胥路这一条,给居民通行造成很大不便。这时,唐山市决定在丰南城西修建外环路解决市区交通出口问题的消息传来,县委领导力排众议,果断提出把原规划宽20米的外环路加宽到40米,加宽的费用由丰南负担。这一高远的站位,不但建成了快慢分流、排水照明、绿化等功能齐全的青年路,而且成为连接胥各庄区与侉子庄区的交通要道,并以此带动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工程,一栋栋新颖别致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一座崭新的城市已现雏形。 年丰南县城鸟瞰图 从年到年,县城完成建设总投资.55万元,是地震后到年12年间投资总和的3.9倍。共完成工程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其中,县城新开辟铁南、新兴、新区、开发区4个住宅小区,新建住房建筑面积21.7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年的6.8平方米,猛增至18.7平方米。共修建高等道路11条,面积44.74万平方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得到解决。到年底,老城区内大街小巷全部实现硬化,共建丰南宾馆、汇丰园宾馆等大型公共设施7.4万平方米;新区内体育中心、职教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商品住宅楼错落有致,开发区水、电、路、讯配套齐全。 三 年丰南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热、供气、环卫等公共事业迅猛发展。 到年,投资1.8亿元建成新华路、朝阳大街等11条道路;投资1亿元,改造扩建了汇通路、瑞明街等14条道路;投资万元,打通了瑞宁立交桥、清庄湖村西北侧立交桥和清庄湖村西南侧立交桥。 排水设施日益完善。年初,城区排水管道2.4万米。年底,相继新建了滨河北大街、滨河南大街、晨光街等20多条道路的排水管道,达到5.1万米,使内涝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供水能力日益增强。从年开始,自来水公司先后为胥各庄一至八街、玫瑰家园等居民区和个单位开通了供水主干道或与原来水井、水塔供水管道联网。至年,城区供水主干管道达到20.15公里,由自来水公司供水的机关事业单位为家,居民住户为户,共4.5万人。 供热条件越来越好。年以前,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建居民小区为自烧锅炉取暖,老小区居民户多用土锅炉取暖。年,丰南区燃气热力公司成立,着手筹措城区集中供暖工作。医院供热站、供销社供热站等供热站点,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余万平方米。 供气条件不断改善。年以前,城区居民生活用气都是散装液化气。为方便居民生活用气,年在城区建起液化石油气站,日供气量立方米。年,成立唐山翔科燃气有限公司,使丰南城区率先在全市使用天然气。公司建立气源供应站1座,日供气能力立方米,让居民用上清洁、经济、方便的能源。 此外,从年开始,对原胥各庄镇一街、三街两个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拆迁居民住宅户,拆迁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 四 年,丰南撤市变区。我区以融入唐山市主城区为理念开展城市建设,14年来,城区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 对照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对照唐山市生态城市的目标,对照丰南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对照老百姓对高品位生活的向往,区委、区政府果断提出了“东连、中改、西扩、南拓”的城区建设思路,大手笔的规划,描绘着一座崭新的丰南新城。 而这其中,让世人啧啧称赞的之一便是城中村改造。丰南的城中村,因为大地震的历史原因,问题尤其突出,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块绊脚石。年3月,区四大班子领导身先士卒,一线指挥;多名机关干部顶风冒雪、披星戴月。11个城中村、户涉迁居民、家涉迁商企,先后两批20天内全部拆除,拆迁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腾清土地.5亩。拆迁过程中零上访、零事故、零强拆、零冲突。这,是拆迁史上的奇迹! 让世人拍案叫好的还有青年路拓宽改造工程。青年路曾经是丰南城区内最宽、最长、最高标准的一条路。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难以满足需求;青年路两侧的商业店铺占用道路红线,而且低矮、陈旧的建筑与经济强区的形象反差强烈。米的道路拓宽,六七条地下管网的铺设,沿街两万多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原本4个月工期要全部在两个月内完成。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有关部门、单位和群众全力配合、鼎力支持,凭着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精神,硬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缔造了丰南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 让世人惊叹的还有西部新城区的开发。西城区按照着力打造“现代行政、文化教育、特色商业、精品居住”四个中心的思路,投资1.1亿元,扩展湖面亩而成惠丰湖;开挖治理水系10公里而成景观带,并统筹治理煤河与铁路西侧带状生态公园水系,化腐朽为神奇;开凿连接渠,实现大南湖与惠丰湖的完美对接,形成完整的环城水系。依托区委、区政府搬迁落户,打造现代行政中心;依托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和两所高校,打造文化教育中心;借助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建设高档住宅区,打造精品居住中心。不仅如此,利用境域内唐津运河的水资源,谋划实施了投资亿元的唐津运河生态旅游度假景区项目。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带给世人无限惊奇。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的承载力显著增强。但是,城市没有产业只能是座“空城”。加快项目聚集,发展城市经济,才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的。恰逢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和丰南一路之隔的南湖举办,这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摆在面前。为此,从年来,我区坚持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三城”齐抓,注重规划引领、民生优先、项目带动,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建设靓丽、繁华、宜居的和谐之城。 截至年,全区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约亿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6.98平方公里。主城区核心带动功能明显增强。11个城中拆迁改造村全部完成返迁任务,完成汇通路、运河西路、迎宾路、铁西路桥、悠远桥等25项道路和7座桥梁工程,主次支路64条,公交线路13条,城区内部、城区与市中心区实现了无缝隙连接;改造提升老城区(煤河以北)排水分流、唐津运河河道等市政设施9项,自来水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96%和98%,绿化覆盖率40.8%;实施了嘉诚华府、嘉诚华庭、锦绣天地等精品住宅小区项目;实施了韩国城、国盛商贸城、荣盛?未来城等城市经济项目20余项,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了区民政服务中心、区医院迁建等工程,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如今,走进城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道路宽敞笔直;来到唐津运河生态旅游度假景区,惠丰湖碧波荡漾、灵动润泽,人民公园花草树木青翠欲滴、生机勃勃,处处彰显着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