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名单中只含地级行政区(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的地级市; 2,本名单中只含县级行政区(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中的县。 中国下辖县数量排名前3的地级市—— 一,1个地级市一枝独秀 1,日喀则市(17个) 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人口72万(年); 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聂拉木县、萨嘎县、岗巴县。 二,3个地级市并列第二 1,赣州市(15个) 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63万(年); 信丰县、大余县、赣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寻乌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石城县、上犹县、兴国县、崇义县。 2,邢台(15个) 面积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人(年); 内丘县、隆尧县、任县县、巨鹿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清河县、宁晋县、平乡县、南和县、广宗县、威县县、新河县、临西县。 3,保定(15个) 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 易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 三,2个地级市并列第三 1,邯郸市(14个) 平方公里,人口.3万(年); 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 2,临汾(14个) 面积平方公里,人口.08万(年); 汾西县、吉县、安泽县、大宁县、浮山县、古县、隰县、襄汾县、翼城县、永和县、乡宁县、曲沃县、洪洞县、蒲县。 为什么?翻看河北省地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河北省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有很多面积很小、人口也很少的“袖珍县”。根据年的一份数据,人口少的几个县中,临城县19万人、柏乡县18万人、孟村县18万人、高邑县17.5万人、新河县16万人、大厂县11万人。 河北的这些小县,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县机关干部工资是国家财政统一发放的,因此河北的财政获得的拨付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即河北从县小得到了好处。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县级财政自己负责,河北的劣势一下子就暴露了,从80年开始直线下滑,从80年到90年,河北花了十年才缓过来,经济勉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由于县小,经济规模不经济,人口聚集度低,导致城市化率低,县域经济落后,县的知名度低,特别是人口聚集低,城市化率到现在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人均供养干部太多,农民收入一直上不去,河北的官僚机构很臃肿,区域经济的协调难度也比较大。 为什么河北会有这么多小县呢?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河北是革命老区,解放早,干部多,加上许多县长期处于国民党和共产党割据状态,于是一个县由于历史原因成为两个县,如滦县、滦南,丰润、丰南,临西; 2、在沿海地区一些荒地新增加了县,如盐山、海兴、唐海、黄骅; 3、一些地方解放后增加了民族县,如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都是分割出来的; 4、河北设市早期都是切块模式,如保定与清苑,石家庄与正定、唐山与丰润、邯郸与邯郸县、邢台与邢台县、沧州与沧县、承德与承德县等等,于是县变小了; 5、过去明清时期县分三级,有副州级(从六品)如河间县,县级(正七品)如献县,亚县级如交河县(从七品),河北有大约1/4是亚县级县。以前全国也大致这样比例,但是其他省在解放后把这些亚县并掉了,但河北由于是革命老区保留下来了。 广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