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溪南的老人口中,我们可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先有金、李、彭,后有吴家村”。可见,李姓来西溪南比吴姓要早很多,而在历史上,西溪南李姓中出了一位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 李流芳(-年),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人,侨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明代诗人、书画家。 李流芳的自画像 李流芳于万历三十四年()中举,当时朝廷被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把持,仕途凶吉难料。他感到气馁,回到家乡,自建"檀园",绝意仕途。在《丰南志》当中也有记载:“李流芳,字长蘅,丰南人,万历丙午举人。再上公车不第。天启壬戊,近郊闻警,赋诗而返,遂绝意进取。” 李流芳作品《仿米家山水》 李流芳的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流芳《仿米山水》卷、《林峦积雪图》轴,安徽省博物馆藏其《墨菊岩石》扇面。 李流芳作品《唐十八学士图》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李渔的女婿沈心友,根据家中原存李流芳画的山水画稿四十三页,请山水画家王安节整理和增编而成《芥子园画传》,对后来年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广大初学者作入门参考。 李流芳作品《檀园墨戏图》 而且李流芳所提倡画家的人品和气节因素,绘画风格枯淡幽冷及鲜明的士人逸品格调,正是明末清初之际我们徽州画家所要找寻的人生信念和画风。因此他们把李流芳和他的同乡好友程嘉燧、李永昌等奉为典范并加以推崇,形成了在17世纪的中国画坛独放异彩的“新安画派”。因此李流芳被后人尊为“新安画派”的先驱之一。 部分内容选自《名人与西溪南》 本期编辑:凌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