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方忠权,教授,博士,国家注册规划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经济系主任,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北京旅游学会节事活动与休闲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近期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旅游接待方案、《故宫服务》等项目。 摘要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经济系主任方忠权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八个方面给出了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建议,即从大尺度空间考虑曹妃甸的旅游格局和旅游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旅游资源普查;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核心;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市场调研为依据进行旅游推广;实施乡村旅游品质提升工程,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区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和协同发展是重要途径。 一、从大尺度空间考虑曹妃甸的旅游格局和旅游发展 全域旅游——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 大尺度空间——京津冀区域或更大区域,不限于曹妃甸区或唐山地区。尺度不一样,视野不一样,直接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定位,客源市场的选择,目标群体的选择,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措施的安排,等等。 曹妃甸——挖掘曹妃甸的旅游资源和优势。 二、进行全面系统的旅游资源普查第一,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需要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的要求,要进行统一规划布局。要求形成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这些工作都应以资源普查为前提。 第二,提炼特色旅游资源,分析与周边的比较优势旅游 曹妃甸旅游资源很多,但需要提炼、挖掘;重点是形成比较优势。 第三,建立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查询、编辑,还可以对游客展示,实现动态管理。 §普查目的——“查、挖、塑” §查——全面、系统、科学地查清旅游资源家底,梳理其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地域组合、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开发方向。 §挖——深入挖掘适应社会需求、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特色旅游资源。 §塑——精心塑造曹妃甸旅游新形象。 目前,曹妃甸旅游资源分析中基本都是归为湿地、滨海、工业、农业和历史文化,如果能够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和评价,会更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三、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核心 游客调查—— 要提升游客满意度就要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所有的提升措施要以游客调查为前提,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使改进有科学依据。 调查目的—— 一是通过旅游的满意度调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了解游客的旅游产品需求,确立我们的旅游细分市场和旅游产品供给。目前,游客的需求处于多样化,需要通过调查了解核心客源市场和外围客源市场,游客主要来自哪个地区,各占多少比例,年龄结构,性别,收入水平等等,有利于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不同的产品设计和推广营销。 四、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对于曹妃甸来说,第一个阶段是让游客来旅游,第二个阶段是让游客来有尊严的愉快的享受旅游。所以,第一个阶段是基本旅游公共服务有没有,是个数量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品质,是质的问题。 对于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参考北京市旅游委的做法,北京市建立了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八大体系。 对于景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参考故宫旅游公共服务。 从中,我们可以借鉴: 一是改进服务以游客调查为前提,以具体问题为导向。这种服务升级就有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既重视细节又重视全面——《故宫服务》的20个专题囊括了景区服务的方方面面; 三是以游客为核心“委屈自己成全游客”。例如,故宫文物太多,展示空间不足。故宫领导带头与名员工搬出紫禁城腾出空间给游客,这个例子就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以游客利益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四是精细化管理。很多景区共性问题:女性如厕难;游客在景区席地而坐,离开后垃圾遍地;游客进入景区互相问路……这些都需要精细化管理。 故宫的做法值得赞赏。比如针对女性如厕难,故宫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女卫生间数量应该是男卫的2.6倍,为此会在旺季临时调整男女洗手间比例。再如,针对游客席地而坐,故宫增加不少椅子,让游客有尊严地休息。又如,故宫花3年时间升级块标识牌以解决游客找不到北的尴尬。 五、以市场调研为依据进行旅游推广 具体推广措施(思路)—— 1、旅游推广方案需要以前期的市场调研为依据。需要从旅游行业人士和游客两个方面来调研。 2、充分利用展览展示进行旅游推广 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展会或者节庆活动是知识交流和文化传播的纽带,特别是大型的展会或活动会形成一个信息传递的管道。 3、旅游线路推广方面 设计自驾游线路,分别设计从北京方向、天津方向、东北方向等来的游客他们的自驾线路,要配套相应的旅游咨询中心和标识系统。 设计徒步线路,环湿地公园自行车线路等。 §诗情画意曹妃甸,流连忘返游田园 §诗情画意曹妃甸,风吹稻花香田园 §曹妃故里,湿地画廊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六、实施乡村旅游品质提升工程,挖掘乡村旅游文化 曹妃甸的乡村旅游景观重点在于优化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1.住宿业提升 国内总的态势是品质化住宿需求扩大。 提升措施——对核心旅游区乡村住宿业态供给侧进行评估,包括业态类型(民宿、特色业态和民俗户)和数量,出台政策扶持民俗村户、特色业态,打造精品民宿集聚区。 模式——可以通过租赁整理,对农民闲置住宅进行创新利用,实施“标准化、品牌化、品质化、国际化、连锁化、规模化”的运营管理,为其注入全新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功能。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 2.挖掘乡村旅游文化 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才能体现出内涵。目前我区的乡村景观还存在比较单一,吸引游客能力不足的问题。 措施—— 第一,节庆活动民俗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民俗风情来体现乡村文化; 第二,深入挖掘曹妃、古灯塔、渔盐、农垦等文化元素,在灯笼、窗花、剪纸、挂饰、灯箱、展板等上面配置这些文化元素,增强文化氛围。 3、实施服务提升工程 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礼仪,以及特色菜品等服务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鼓励乡村旅游经营者改造提升,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4、实施安全提升工程 开展乡村民宿、民俗户、特色业态的食品、住宿、消防安全监管,保障游客和经营者的饮食、人身安全。推广乡村旅游保险政策,为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自身家庭财产、游客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安全保障,降低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生产经营风险、保障游客财产安全。 七、区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 全域旅游牵涉到各行各业,多个政府部门和行政系统,旅游局和各部门间是平级单位,不能发号施令。各部门和各系统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但旅游主管部门往往缺乏必要的职能组织实施和推进。 因此,需要区政府牵头成立协调机构。 八、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和协同发展是重要途径 曹妃甸的旅游区位—— 第一,从西向东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天津市生态城、蓟县、遵化市、迁安市和秦皇岛,呈扇形包围; 第二,西有北京天津两大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东有秦皇岛北戴河等重要旅游目的地,而且是直接竞争对手。面对这种情况,要单打独斗进行突围有不少难度,寻求合作是一条有效途径。 专家简介 沈青,北京金必德旅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裕德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旅游产业规划专家,也是企业管理、品牌营销、产业集群规划专家和文化学者。先后为全国旅游景区九寨沟、福建武夷山、云南大理普洱市、江苏扬州、河北保定市、北戴河区、黑龙江伊春市、青海西宁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项目策划和城市品牌规划塑造。 摘要 专家从曹妃甸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今旅游发展趋势,提出“景区建设——旅游集聚区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的发展路径,并针对曹妃甸旅游发展亟待思考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一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推动曹妃甸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以游客为导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修养闲,设计旅游产品和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曹妃甸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交通畅达全球。 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两环的交汇地带。曹妃甸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环渤海、环京津两环交汇地带。南临渤海,北邻滦南县,西部与丰南县接壤,东部与乐亭县相连。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毗邻京津,处于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内,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地、资源能源储备地和城市功能疏解新空间。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通往世界各地。 2、曹妃甸文化历史悠远、底蕴丰厚。 曹妃甸文化历史悠久,拥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曹妃甸名字的由来、指引海上航运的古灯塔、“古井甘泉”的神奇自然现象和“法本禅师燃指化灯”的感人故事。并且曹妃文化、妈祖文化、农垦精神等文化原点是曹妃甸的文化之源。曹妃甸文化历史悠远、底蕴丰厚,可以归纳为曹妃文化、农垦文化、港口文化、渔盐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湿地文化、工业文化、文人文化、妈祖文化等十大文化名片。 3、曹妃甸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有河、海、湖、岛、湿地、温泉等自然资源,拥有大面积生态湿地及绵长海岸线。 年底,成功创建了曹妃甸湿地(AAAA)旅游景区。已建成湿地迷宫、渤海国际会议中心、海澜福源温泉酒店、慧钜文化创意产业园、多玛乐园、湿地公园俱乐部、曹妃湖体育公园等多处景区景点。形成了湿地生态游、海滨海岛游、妈祖文化游、港口工业游、休闲农业游及亲子研学游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深受京津冀游客欢迎。 4、美食资源和手工艺品品类齐全,对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曹妃甸素有“北方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曹妃湖大米、曹妃甸海域河豚、曹妃甸湿地蟹、曹妃甸对虾等美食味道独特,让人垂涎欲滴。另外,独具匠心的曹妃甸手工布艺玩偶、非物质遗产手工面塑、制作精细的红木微雕、纯天然的手工艺品大米皂、名贵的窑变金圈釉和手工刻瓷艺术品等特色手工艺品,也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5、特色产业支撑有力,区域内人才资源丰富。 曹妃甸直接腹地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已形成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区域内人才资源丰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华北理工大学、北京石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将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大批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 6、各级领导重视,政策优势更加突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系列“金字招牌”铸就了曹妃甸先行先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京冀正在共同研究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专项配套政策,在企业资产折旧、税收优惠、离岸金融等方面与天津滨海新区享受同等政策。年,工信部会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制定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明确提出以唐山曹妃甸区等区域为突破建设重要引擎。年4月22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到曹妃甸现场调研,对加快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给予大力支持。 曹妃甸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分析 1、全域旅游受旅游淡旺季的制约,难以做到四季兴盛。 曹妃甸现有的旅游资源由于自身地域、气候的限制,淡旺季明显,曹妃甸的旅游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10月份,在旺季,游客人数较多,但是游客出游质量受到影响。旅游旺季一旦结束,曹妃甸的旅游景点基本上陆续都进入闭门休业的状态,不能做到一年四季都很兴盛。 2、旅游资源体验参与性不足,景区分散缺乏创新型旅游项目。 曹妃甸大多数旅游景点开发水平不高,缺乏参与性。目前仅有曹妃甸湿地公园等少数几个景点,有较为简单的钓鱼、捉螃蟹等游客参与性活动,但创新性不强,吸引力不足,游客重游率低,缺乏旅游引爆点和让游客记忆力深刻的旅游项目。 3、整体上曹妃甸旅游资源丰富,但文化挖掘力度不够。 目前,曹妃甸区旅游资源单体共计20处,其中现代人文吸引物类资源数量最多,但就其规格与档次而言,影响力均有限,文化挖掘力度不够,品牌宣传影响力不高,往往让游客认为曹妃甸是钢铁港口之城,中外游客对曹妃甸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民俗不了解,很难形成较强的旅游吸引力。 4、旅游宣传能力较弱,曹妃甸旅游全国知名度偏低。 曹妃甸旅游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旅游品牌影响力不大,只有深入挖掘曹妃甸文化和特色、生态和民俗,才能吸引游客到魅力曹妃甸休闲度假。并且整个区的旅游产业链条短而散乱,没有形成一个循环的整体旅游大景区,缺乏知名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湿地渔村,让游客体验不到全域旅游和大景区的旅游效果。 5、体制机制制约产业发展,资源利用方式相对保守。 曹妃甸现有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利用方式单一保守,各景区景点的体制机制缺乏创新改革,未形成市场化发展的旅游格局,缺乏灵活的市场转换机制,特别是还未形成有旅游吸引力的品牌影响力,魅力曹妃甸、多彩曹妃甸、文化曹妃甸、湿地曹妃甸的品牌形象还未树立起来。 九寨沟的品牌内涵是:童话世界,九寨天堂! 云南大理的品牌内涵是:风花雪月,乡愁家园! 北戴河旅游品牌内涵是:浪漫北戴河,度假好去处! 曹妃甸的旅游品牌内涵是:曹妃故里、湿地画廊鱼米之乡、滨海乐园! 6、缺乏全域旅游方面的的专业人才,各景区景点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整个曹妃甸区内景区景点缺乏专业从事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的人员。并且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要重视对现有的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全域旅游方面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各景区景点整体服务水平。 大健康时代,旅游发展的主要业态和趋势 未来30年中国将进入到大健康的时代,将会实现4个回归: 1、回归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2、回归文化:文化创意、民俗活动 3、回归体验:分享快乐、互动参与 4、回归健康:医疗养生、运动康体 三个重要抓手: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特色小镇规划,打造魅力休闲城市 全域旅游的新模式: (点击看大图) 曹妃甸旅游发展亟待思考的问题 思考一:首先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推动曹妃甸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发展 1、把全域旅游作为先导产业,引领曹妃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来指导曹妃甸全域旅游发展; 3、加大对旅游委编制,人员、资金、项目的投入,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旅游发展; 4、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成立旅游投资集团,搭建区旅游发展融资平台和招商引资项目库。 思考二:如何要以人为本、以游客为导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修养闲,设计旅游产品和做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1、要做好曹妃甸旅游资源和游客需求的市场调查 首先要研究游客为什么要到曹妃甸去旅游?有哪些旅游景区和项目吸引游客?游客如何休闲度假和购买消费?有哪些旅游产品和酒店让游客愿意购买消费? 2、找准曹妃甸旅游定位,围绕定位策划创意旅游引爆点,吸引游客卡泊三醇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下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