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6/2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这是陶瓷故事的第3个故事

故事时间:年~年

故事地点:唐山01

陶成局——已经逝去的中国陶瓷百年老店。

唐山陶瓷历史上著名的陶成局创始于明嘉靖年间,山东枣林庄移民秦氏人家在东缸窑创办了唐山第一家陶瓷作坊“陶成局”,陶成局由秦氏家族世袭承有数百年历史。陶成局开始主要是制造大缸、瓷盆。

晚清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开平矿务局给陶成局带来了商机,开平矿务局建于清光绪四年(年),开凿矿井需要坚实耐用的缸砖,遂聘陶成局局长秦履安设计包制。秦履安抓住机遇烧出了供矿井用的缸砖,继而在古冶、林西等处分设缸砖场,产量激增。同时供应天津北洋机器局大沽造船厂所需的缸砖和耐火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陶成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年(光绪二十五年)秦履安在天津娘娘宫东口沿河马路开设德盛缸店,专营批发陶成局产品。

年(光绪二十六年)秦履安之子秦艺林接管德盛缸店,除经营批发陶成局及唐山各瓷厂的陶瓷产品外,还兼营缸砖、耐火砖、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批发业务,并在天津陈家沟开办焦炭厂生产焦炭供应天津造币厂,获利丰厚。德盛缸店在津、京、冀一带颇具声望。

清末民初,陶成局形成了老陶成局(老陶成)、东陶成、德盛窑业(唐山建筑陶瓷厂前身)三家陶瓷企业,其资本总额、生产规模、用工人数及产品产量,可占唐山整个陶瓷工业的70%以上。

02

陶成局自明清以来,有数百年历史,但其制瓷方法墨守成规,极少改进。陶成局掌门秦履安之孙秦幼泉接办老陶成局后,锐意进取,继承创新,亲自带人先后三次去山东、江西、河南、河北邯郸等陶瓷产区考察瓷业,聘请技师,改良陶瓷生产,增加细瓷品种。

老陶成局在唐山窑瓷厂中首先研制成功蓝花(青花)氧化钴瓷器色料,生产出各种青花细瓷产品。年前后老陶成局正式更名为新明瓷厂。

年,新明瓷厂在启新洋灰公司南门外成立了新明铁工厂,聘请技师王敬斋仿制启新磁厂进口的德国陶瓷机器设备。新明铁工厂首先仿制出轮碾粉碎机,使新明瓷厂在东、西缸窑同行业中率先使用粉碎机代替了传统的畜力拉碾的原料粉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并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缸砖、缸管、耐火砖、日用细瓷、嫁妆瓷的生产,并首创五彩七彩(新粉彩)细瓷。

到年,新明瓷厂又添购了各种先进的陶瓷机器设备生产陶瓷产品,并相继建成了新明一、二、三、四、五厂,占地约亩,企业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产品行销华北和东北三省。

年新明瓷厂呈请实业部注册了“明星”商标,享有15年专利许可;并在唐山火车站、唐山城子庄采石厂、胥各庄河头南大桥开设3个货栈仓库;在北京天桥游艺园、天津沿河马路、天津河北大街、天津法政桥开设4个售品处。随着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企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新明瓷厂创造出堪称辉煌的业绩。

年至年,河北省实业厅国货展览会,连年给予特等奖状;年,北平市各界提倡国货运动委员会给予优等奖状;同年及年,铁道部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给予超等奖状。厂长秦幼泉还撰写了《幼泉陶成记》一书,第一次将唐山制瓷工艺全过程加以描述,并被录入年的《滦县志》中。

03

德盛窑业厂与新明瓷厂是兄弟厂,都是从秦氏家族开办的陶成局分立出来的。合资开办德盛窑业厂的秦俊选、秦幼林、秦子青也是陶成局掌门秦幼泉之孙,德盛窑业年2月在唐山雹神庙旁,原新记榨油厂的旧址上建成。最初工厂占地两亩多,9间厂房,后购买通昌瓷厂土地10亩、厂房20间和一座窑炉,作为二厂;又购买胡家园7亩土地建成三厂。

德盛窑业掌门秦幼林二层楼房一幢、购置新式设备,边筹建边生产,开始使用电力机械生产耐火砖、耐酸砖、大缸及日用白瓷。一厂生产日用瓷,二厂生产缸管、缸砖,三厂加工原料,职工近百人。技工来自东西缸窑、启新瓷厂、景德镇。并于年注册了“得胜牌”商标,出口商标为英文“VlCTOR”。

由于经营得法,发展迅速,年至年间,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厂内设有铁路道岔,与北宁铁路连接,年至年,该厂采用我国原料试制成功卫生陶瓷,并大量生产。到年,德盛窑业厂己先后在天津娘娘宫东口设立了德盛窑业厂总事务处和总批发处,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在北京成立了批发所。在天津河北大街,天津北门,河北迁安建昌营,河北丰南河头镇和遵化设立了5个售品处。同时还在天津陈家沟和古冶车站附近成立了两个分厂。

年德盛窑厂己拥有职工多人,产品由原来生产粗瓷改为大量日用细瓷,一跃成为唐山陶瓷业中首屈一指的大户,是当时国内知名的陶瓷企业之一。德盛产品行销华北、上海、武汉等地,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随着工厂生产的发展、企业利润的增加,家族成员纷争,也日渐增多。秦幼林为了平息家族产业纠纷,将德盛窑业厂改为股份制,年股份制改造成立德盛窑业股份有限公司。秦俊选和其子秦维新、女秦玉荣占股金总额的三分之一,秦幼林、秦子青各占三分之一。秦幼林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总公司设在天津,唐山是制造厂,并在天津设立分厂,在北京、上海、天津设立分销处。

德盛窑业至年5月计算资金共万股,每股法币10元,秦幼林家占全股的43.3%,秦子清占28.2%,秦玉荣及其父、母、兄、嫂共有股占全数28.2%。另外,八个高级职员(副理、襄理、管理等)共有股,占全数的0.32%,每人股,是资方赠送的。

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年春,德盛窑业厂组织恢复生产,原工厂技师长李少伯任厂长,复产的品种有日用瓷和耐火砖。此时的唐山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工厂人员少,产品产量低,销路较差。到年4月,德盛窑业厂有厂房间,各种窑炉40座(大烟筒6座),粉碎机、球磨机、轧砖机和机轮等设备共台,职工多人,每月可以生产耐火砖0吨、耐火泥吨、日用瓷吨,但因原料、燃料、资金供应不足,仅有1/4的产量。

年5月以来,由于唐山解放在即,该厂经理秦幼林及秦玉荣等,企图关闭唐山厂及大批抽款,运走货物,并将机器装好,预备南运,该厂职工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资方乃被迫作罢。但资方已确定不再经营该厂。乃将物料和瓷砖低价出售,只发给工人部分工资(仅够维持个人伙食),绝大部分都提走,工厂濒临垮台。

04

又名俊卿,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东缸窑秦庄人。民国8年(年),天津官立中学肄业的秦幼林接管其父秦艺林东陶成和天津缸店产业。同年,他在陡河西岸雹神庙前开设“德盛新记炼焦厂”,烧制焦炭,但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随即又在古冶设一新厂,大获其利。民国13年(年),幼林创办“德盛窑业转运处”,生意极佳。民国16年(年),开始经营榨油业和花生米出口生意,并开办“德盛新记榨油厂”。采用秋季低价购入花生,次年春季分选,优质出口,劣质榨油,获取巨额利润。民国18年(年)秋,陡河洪水泛滥,秦氏炼焦厂、榨油厂被冲毁,工厂关闭。

年,秦幼林在旧厂址创办“德盛窑业唐山工厂”,主要生产大缸、缸管、日用瓷等产品。并购买了破产的“同昌碗厂”。民国21年(年),他经营的工厂已占地百余亩,拥有厂房79间、各式窑炉20座及轮碾、球磨、制砖机等先进设备30余台(套),并使用电力生产。同年8月,秦幼林举家迁居天津,成立“德盛窑业厂总事务所”,其所属有唐山东陶成、古冶炼焦厂、唐山工厂、天津陈家沟炼焦厂四家企业,并分别在天津河北大街、迁安建昌营、丰南胥各庄、遵化城关等地设有售品处。民国32年(年),秦幼林组建“德盛窑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5万股,股金万元。秦幼林则拥股24万,股金万元。

秦幼林不仅善于经营管理,而且精通钻营之术。他广交社会敌伪人员,故生意兴隆,财运亨通。日军侵华期间,他与日本人合作开办古冶东亚耐火材料厂,聘请日本人北礼三共为经理;他还与当时天津市市长张庭谔、警察局特高课科长徐树强等交往甚密,曾先后任当时天津市工业会委员、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委员等职。年12月,秦幼林出走台湾。年病逝,终年79岁。

参考文献:

秦志新,《唐山秦氏陶瓷世家》,唐山市政协文史委编《唐山百年纪事》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年).

王树信,《唐山陶瓷世家中的秦幼泉、秦幼林》

王树信,《德盛窑业厂》

赵鸿声,《新明瓷厂》

《昆德父子与启新瓷厂》

王长胜著,《唐山陶瓷》,华艺出版社(年)

靳宝峰、孟祥林,《唐山市志》,方志出版社(年)

唐山市地名办公室《唐山市地名志》(年)

唐山市总工会工运史志研究室,《唐山工运史资料汇编》

张妥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志》(年)

推荐阅读

Re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