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癞风治疗要多久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0605/4866607.html

有许多朋友去了西藏后,在西藏买藏红花回来送与亲朋好友,并说藏红花是原来西藏进贡皇室的贡品,有活血化瘀、美白护肤、抗脂防栓等功效,被称为植物黄金、红色金子等等。言语中似乎在西藏买到的藏红花才会是正宗货。

这是真的吗?

这肯定是不对的,西藏根本不能种植藏红花,藏红花产自西藏的说法是几百年来的误解冤案。

明朝李时珍发现藏红花药用作用时的称谓是番红花,之所以用“番”,就是来自国外西番之地,由于当年的番红花从产地伊朗(波斯)、印度经过西藏来到内地,内地人看它来自西藏就都以为它是产自西藏,这样就把番红花冠以藏红花的名称来称呼。就这样,藏红花的名字以讹传讹用到今天。

在西藏或青海买到的藏红花,实际多是从内地运过去的,也有从伊朗进口的。

其实,藏红花的规范标准学名是西红花,因为它来自西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采用的标准名称就是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都是西红花的异名。科学文献上都用西红花之名,藏红花现在只是江湖上的称呼,为了大家便于理解,在此我们还使用藏红花名称。

为什么西藏不能产出藏红花?01温度藏红花生长习性是10、11月份开花,12月份到来年五月份繁殖种球,而西藏为高寒地区,冬天平均气温可达到-10℃以下,长时间低温或导致藏红花无法开花,繁殖种球。近年来,西藏从浙江引种了少量西红花,只能在环境特殊的小江南—林芝地区种植,其他地区只能在温室大棚中少量作为观赏植物栽培。02湿度

藏红花生长是需要环境相对湿润,在休眠期更是需要很高的空气湿度,来刺激种球退出休眠期,发芽开花,而西藏干燥的环境同样不利于藏红花的繁衍。

国内藏红花发源于杭州,原产地在欧洲

中国藏红花早引种成功的地方是浙江杭州。年,最早承担西红花栽培试验的是年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的倪云霞老师、庞阿土老师,随后有薛小红和鲍迪夫老师。

庞阿土薛小红老师在杭州药物试验场开展西红花栽培试验的老照片

据倪云霞老师回忆,当时她们两人被分配到浙江卫生厅下属的杭州药物试验场工作,年接受了国家药材公司通过特殊渠道从欧洲带来的41颗球茎,在杭州当宝贝试验种植,栽培成功以后,逐渐扩大,年到建德三都镇进行繁育,在计划经济年代中药材实施统购通销,建德成为国家药材公司的繁育基地,向全国各地调种。上海市药材公司黄哲夫老师通过与杭州市药物试验场合作,从杭州将藏红花球茎引入马桥,上海最早的发源地其实在马桥,崇明岛是年从日本引入藏红花球茎以后发展起来的,并非上海藏红花的发源地,更非中国藏红花的发源地。

建德三都镇西红花栽培区

目前浙江是藏红花全国主产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主产于建德、秀洲、永康、缙云、海盐、武义等地,建德三都镇是“中国西红花之乡”。全省种植面积约0.6万亩,花丝产量4.5吨,约占全国的50%,浙江产藏红花花丝深红色,有光泽,无黄点,品质好。“建德西红花”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年,浙江省经信委、省中医药局、省农业厅等七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公布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名单的通知”,确定铁皮石斛、衢枳壳、乌药、三叶青、覆盆子、前胡、灵芝、西红花为新“浙八味”中药材培育品种。

藏红花进入中国后是作为名贵中药材使用的,因为西红花苷作为藏红花中所特有的药性成份,能有效地降血脂防血栓。藏红花因为可以入药,所以《中国药典》中对藏红花的品质有明确的标准。《中国药典》规定了干燥藏红花中“西红花苷”含量必需高于10%才能作为药材入药。

西红花位于《中国药典》第一部第页,其介绍了西红花的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

《中国药典》关于西红花叙述节选

市场上销售的藏红花并非都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因为西红花苷会受到外界影响而降低含量,比如日晒雨淋、存放年份、暴露光照和密闭不严等等,西红花苷含量若不达标是没有药性作用的。

藏红花成为杭州市对口支援湖北省恩施州的礼物——杭红花落地利川市

年以来,浙江阳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东西部对口支援项目承担单位,成立了“杭州求是西红花研究院”,藏红花引种栽培作为杭州市援助恩施州利川市的重要科研项目,建立了由杭州藏红花技术传承人—浙江大学沈立荣教授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萧山利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立基地,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藏红花被当地人民称为“杭红花”,为精准扶贫带来了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