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祛白公益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329/7007630.html欢迎订阅好溪先锋中共缙云县委组织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新朋友:点击标题下的
“我们村的吕晓芳中‘状元’啦!……”最近,舒洪镇洪岭脚这个只有几十户农家的小山村沸腾了,村民们得知此好消息奔走相告。原来,省首届十佳大学生“农创客”评比揭晓,吕晓芳的“基于西红花物联网平台的全产业链追溯与产品营销”项目,获得评审团的认可,脱颖而出,跻身省十佳(名列第四),全市笫一。 “虽然创业辛苦,但我想在年轻时拼搏一番” 今年31岁的缙云县地缘家庭农场农场主吕晓芳,毕业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吕晓芳先后办过修理厂、做过小生意,还在紫薇小学当过4年的英语代课老师。山村出身的吕晓芳,一心想着创业,她了解到浙江种植西红花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第一,却只占全世界西红花的2%。如此神奇的植物,这样广阔的市场前景,让她对种植西红花萌生了兴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缙云籍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吕伟德教授,并跟着吕教授在富阳、建德等地试验研究西红花成功,初步获得对西红花的感知,于是彻底点燃了她决心投身农业、毫不犹豫地选择西红花这颗火热的心,并给自己定了奋斗目标,那就是“不想荒度人生最黄金的阶段,在年轻时候要好好拼搏一番”。 年,吕晓芳在教授指导下,大胆投入6万多元,从外地择优购买了多斤西红花种球,发展了3亩西红花,正式开启了她的创业之路。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什么都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缺、人手缺,唯一不缺的是我的斗志,及我的信念和我的执着,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付出了,肯定会有回报。” 为节省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创业“刀口”上,吕晓芳十分重视节省人工成本,与妹妹一起上山砍树背柴,回家与母亲一同装钉摆放西红花种球的货架,下田种植种球和搬回室内等待发芽开花,从汗流浃背的费力活到精心管理的“省力”事,吕晓芳都亲自干。在西红花采摘季节,她一天连续工作18个小时以上,连饭也是母亲送到现场吃的。 第一年正式种植西红花,吕晓芳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精心种植。种球搬入室内后,西红花第一次发芽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开花是何时?光照度、温度、湿度如何……她管理西红花,简直就像照顾孩子一样,每天做记录,认真观察它的成长,细心呵护它的每一时刻。“我都不敢想象,原来自己也有这么女汉子的一面。”这个娇小清秀的女孩既自豪,又信心十足。 去年,吕晓芳还跑遍了浙江种植西红花基地,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光西红花相关情况的记录本目前就有厚厚两本。她还利用自己所长,做了一个西红花生长过程课件。 辛勤的付出有了厚实的回报。吕晓芳第一次种西红花的“拼搏梦”成功了。她种植的西红花无论是花丝的长度,还是花柱的粗细,或是颜色的鲜艳度,都达到了高品质的要求。 智慧农业助推她创业费力变“省力” 西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属名贵紧缺药材品种,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忧思郁结的功效。同时西红花还是药食两用植物,也是高档的香料。为了种好西红花,吕晓芳有着操不完的心。田间管理要注意的系列事项,吕晓芳专门请了专家。为了观察光照度对西红花的影响,吕晓芳不停地做试验,将西红花种球有的搬至窗口见光,有的控制见光,有的完全背阴,以观察其最佳光照度。 西红花宜轮作,适宜沙质土,排水性能要好。种植如此金贵的植物,吕晓芳一刻也不敢松懈。11月中下旬下田繁育,次年4月室内培育,5-8月属于休眠期,中秋之后开始发芽、开花,室内最适宜温度20-25度,湿度70-80度等等,对于这些种植的基本要点,吕晓芳牢记在心。然而,一次外出考察回来,因车堵不能及时赶到,温湿度没有及时调整,而对西红花种球保育产生不利影响的深刻教训,她在心疼之余、辛苦之余,认真思考如何用科技助她一臂之力,来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从此,她认真研究“智慧农业”,寻找引领农业发展的“快车道”,力求使自己的小天地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集成物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各地同行发展动向等联为一体尽快对接,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自动控制与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等,以实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她投入20万元,购进了先进设备。对于资金底子薄的吕晓芳,这何不是一笔天文数字啊! 前不久,笔者慕名前往她的农场,工作人员介绍,温、湿度正在控制中,马上将达最佳状态。随即,被关掉了。工作人员说,这时温、湿度已达最佳状态。与吕晓芳接通电话,她说此时自己在安徽考察,打开手机,戳戳点点几下,便能控制西红花种球室的湿度、温度,还能了解市场动向。据了解,她注册了物联网软件,申请了西红花水培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吕晓芳挺有信心地说,依托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或在外出差操作手机,即可在异地他乡管好“家里事”。这种在传统农业模式下不敢想象的“神话”,在“智慧农业”时代却将是常态,并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创造农业出口产值的最主要手段。如今也可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手段。她还说,目前自己在山沟里种西红花20亩,在杭州还有10亩西红花试验田,这项高投入的设备,觉得很划得来,有利两地管理、提高效率、效益。从西红花采摘完毕来看,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多,印证了“智慧农业”的“省力”效应。 县农业局信息科负责人告诉笔者,当前,农业既要承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阶段。因此,使用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可加快推进缙云农业信息化,成为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对推进缙云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县农业局负责人认为,吕晓芳创造的“智慧农业”,标志着缙云农业已出现摆脱延续几千年“看天吃饭”的老传统,进入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农业阶段。 拓宽新思路创出新“链条” 去年,吕晓芳种植的西红花花丝质量上乘,特级品卖到了每克70—80元。今年,复种的西红花种球规格提高,最大单个种球达到43.2克。但她不以此为满足,积极探索西红花市场新的突破点和经济增长点。她说,精品农业要走向智慧和延伸,才更有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考虑到中药材市场的不稳定性,她利用农场现有资源和特色,不断开拓西红花的附加值,做足深加工文章,如西红花土面、西红花宴、西红花酒、西红花手工皂等,认真走好每一步,沉着应对市场风险。最近吕晓芳的产品在浙江农博会上亮相展示,她的摊位,成为人气旺盛而引人注目的地方,她的西红花系列产品各式各样,方的、圆的、花的、平板的西红花手工皂各显风姿;还有西红花土面等,顾客们感到很新奇,忙向她打听手工皂生产过程及功效和价格。吕晓芳说:手工皂工序多,生产时间长,生产量还不大,目前只在朋友圈销售,没有走向市场。有几位杭州顾客说:“抓紧生产,这种生态精品,城里人十分需要喔……”当场向她订货的已3多元。 “西红花的花期有25天,今后可筹备西红花‘采花节’,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每年11月初到我的农场来采摘。”吕晓芳说,西红花是精品农业,其种植管理走向智慧的路很长,产品的延伸链空间也很大。 领导专家鼓励使她理念进一步提升 近日,省农业厅部分领导和专家一行5人,对她的农场进行了考察。他们说,缙云是丽水市有省十佳大学生“农创客”的唯一县,而且在全省十席中占了两席,尤其吕晓芳的创业项目吸引了创业机构的 当专家们来到她的地缘家庭农场时,虽然这里西红花已采摘完毕,其种球已移到附近田里,但看到西红花种球培植室内,高投入的“智慧农业”,依然“整装待发”。专家们说:“你在省城大学生‘农创客’评审现场,用手机给远在缙云的西红花大棚调整了温湿度,同时收集西红花生长、生产等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你的‘智慧农业’获得评委们‘西红花种植很高端’的评价。” 农场办公场所墙上,挂着农场主吕晓芳种植西红花的“长征路”设想图及陈列的西红花系列“链条”产品。专家们的眼光被吸引了,说:“你的思路很开阔,对农场发展后续工作想的和做的都很细。”临别时,专家们又对她说:“在你身上看到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也看到了缙云农业的希望与未来。但智慧在希望田野上放飞,要注意创稳并举,不要求‘一步登天’,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在摸准市场经济规律情况下,理清思路,分步进行,稳扎稳打,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吕晓芳说,领导和专家们的提醒和鼓励,使自己头脑更清醒,理念进一步提升,做人创业将更稳重些。 游客自发到此组织研讨会 近期一个双休日,笔者跟随客人们活动,发现吕晓芳的创业场所周围经常停满了小车,这是游客们慕名来参观她用“智慧农业”发展西红花及系列产品。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参观农场后,不约而同来到吕晓芳创业大厅,开起了“圆桌会议”,共同探讨这里大学生创业的模式及成效。 青田县太平洋保险公司经理胡海说,到这里来,除参观吕晓芳的产品外,更重要的是,向她了解创业理念和创业经。雪花啤酒华东代理施建标说,在网上看到吕晓芳白手起家,从西红花种植与销售,农场购进互联网平台后,进行全程监控、远程生产管理,出差外地可用手机给西红花大棚调整温湿度,“智慧农业”助她创业,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浙江省首届十佳大学生“农创客”佼佼者,我们十分敬佩,为她鼓掌,认为她的理念走在大学生创业的前头。 有游客告诉笔者,这次参观,收获颇丰,既看到了吕晓芳的创业境界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其亮点给游客们带来的不仅是快乐的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开阔了视野。一些客人还说,愿做这个农场的宣传者,也愿做她的加油鼓劲人。 游客自发组织研讨会,在“走进新时代”的嘹亮歌声中结束。 据吕晓芳介绍,从今年10月份以来,游客不断增加。“自发研讨会”共有5次。 与此同时,吕晓芳在知识界的社会认可度,也随着她农场的发展而提升。最近她应邀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该学院家庭农场创新创业班的大学生讲课,作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庭农场”经验分享,介绍了西红花的前景,物联网平台的技术原理,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出了建议,并被学院聘为创业导师。 “接下来,我不仅要后续投资加大农场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完善物联网平台。下阶段就准备将田间种植与物联网相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实时观察到田间的排水与土壤的干湿状态。”说起下步打算,吕晓芳胸有成竹,“明年我还要扩大西红花种植规模,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致富!”目前,西红花已采摘已完毕,种球已下田,面对鲜艳的西红花丝,吕晓芳充满创业创新的信心,决心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走向大学生创业的春天。 欢迎使用“好溪先锋”模式,我们给您提供党政机关相关便民信息,回复以下数字进入自助查询模式: 便民服务常用号码 强农惠农政策 缙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前后村名 发展党员程序 缙云及18个乡镇(街道)概况 国内外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