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唐宇杨钦然记者李玉杰)疫情还未退,春耕已到时。丰南区柳树圈镇西河三村党支部书记侯爱华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坚持打造一支“班子团结能战斗、带领群众跟党走、工作任务能落实”的村干部队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干加真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多面手”书记。 疫情防控的“守护者” 正月初一晚上8时,侯爱华就出现在了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碰上国难,身为村里的’当家人’我应该第一个站出来,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给大家伙定定心神。”疫情爆发后,他是全镇第一个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冲在最前面的人。 侯爱华(右)在卡点检查值守情况。唐宇摄 “听疫情紧急,年夜饭也吃不香了,待在家里总是心神不定。”1月29日,侯爱华自掏腰包拿出块钱,四处寻找货源,买到多只口罩和四桶消毒液,放到村委会。2月11日,为村卡点执勤人员购买17件多功能棉服。3月初,作为党员侯爱华为疫情捐款0元,在他的带领下,西河三村共73名党员参与捐款,金额总计元。 侯爱华在村大喇叭广播抗疫知识。唐宇摄 执勤人员日夜在外面站着,侯爱华看的心疼,就把自己的车变成了“移动空调”,给执勤人员取暖用。“天冷啊,真不容易,那些天我的车总是点着火,两三天就是一箱油,但是起码给咱工作人员提供个暖和地方。”侯爱华笑着说。 百姓眼里的“服务员” “战疫”之初,他便召集村“两委”干部商定、布置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解所辖村民生产、生活情况,脚走电话打,逐一进行排查,“有没有人接触疫情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是不是每个群众都懂得防疫常识……”一个月以来,侯爱华每天都在西河三村的大街小巷奔走。“甭管几点,随时来随时办!”为了方便大家办理出入证明、健康卡,侯爱华和村“两委”在村委会“安了家”。晚上十点,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不管什么时候来,这屋里一定有人。 侯爱华捐赠口罩和消毒液。唐宇摄 卡点是他最不放心的地方,“一天三遍早中晚,必去卡点转一圈”,给执勤人员送去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谨慎地筛查着每一个进入村子的人。同事张艳萍不止一次看到侯爱华靠在办公室椅子上打盹儿,她心疼地说,“这是没黑夜没白天地守在村里,累的。” 备耕生产的“带头人”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面对疫情与农情,各地的村书记们一手严抓防抗疫情,一手抢抓重要时令,春耕备耕更需保障有序推进,侯爱华当然也不含糊。 随着水泵机发动的隆隆声响,西河三村的注水工作开始了。西河三村多为旱地,种植玉米棉花的农户比较多,因此灌溉水源是春耕备耕的重头戏。侯爱华深知农民的不易,要想有好收成,就得早下手早准备,决心在疫情之下打好春耕备耕之战! 侯爱华为村民办理出入证。唐宇摄 年初,因为疫情来袭,机井项目和土地平整迟迟无法动工。“春种不等人,误一春就是误一年啊!”看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侯爱华心急如焚,他一边组织村“两委”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边主动与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机公司联系对接,商议优化施工方案,提前预定协调人手,并每天带领村干部到现场跟踪协调,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问题。开路、劈杂、翻地、种植……各项春耕备耕工作都在有序推进。 “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农业生产,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侯爱华语重心长的说。面对当前疫情防控、春耕备耕、环境治理等紧迫任务,侯爱华始终将群众所急、所需、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先锋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