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405/4813748.html

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二级),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等专著23部。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七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等多项奖励。

长歌一曲唱丰南

——评《长歌——唐山市丰南区优秀文学作品选》兼论丰南作家群

文/杨立元

《长歌——唐山市丰南区优秀文学作品选》近日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由李枝增主编,荟萃了——年长达70年丰南作家在各级刊物所发表的优秀作品。这既是丰南作家群作品的荟萃,也是创作实力的检阅;这既是一部丰南文学的发展史,也是丰南作家群的集体亮相,成为了唐山乃至河北文坛的一道亮丽的景观,可以称为丰南的一部“史书”。此书表现出了如下显著的特点:

展示了丰南作家群的创作实力

这部书向世人集中展示了丰南作家群的强大的创作力量,令人赞叹。我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丰南作家群”的概念,后来出版了《丰南作家论》,集中论述了丰南作家群的形成和特点,评论了马嘶、翟泰丰、关仁山、刘宝池、东篱、李木马、李枝增等丰南作家群的创作特色。我们知道,文学流派、文学群体的兴起有很强的地域性,某一地区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特色是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条件、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丰南作家群的形成和兴起同样是如此。丰南物宝天华,地灵人杰,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和新时期以来河北省十强县(市)之首,曾创造过无数的辉煌,经济和文化建设在这里和谐共进。全国的第一条铁路从这里向全国伸延,19世纪开凿的运送煤河是将开滦煤运送到世界各地的通道。现在这里已成为唐山市丰南区,这使得丰南文学城市化的氛围又浓重了几分。正是这种优厚的社会历史环境、政治经济状况为丰南作家群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丰南的地域文化、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审美心理又通过文学得以生动地表现。丰南作家群在文学见解、创作原则、审美追求、艺术风格诸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质朴厚重、刚健豪放。在这种总体风格的统摄下,每个作家又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如马嘶的“乡土散文”、王剑冰“苇乡散文”、刘宝池的“小镇文学”、东篱的“油葫芦泊诗歌”、李木马的“铁路诗歌”、杨立元的“苇乡散文”、刘国强的“生态散文”,孙志宏的“草泊散文”等,都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景观,这在全国和全省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样,在这种总体的风格中,老中青三代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变化:如马嘶为老一代的代表,他的作品多表现乡村文明,有一种静止的、迟滞的纯静之美,有一种田园情趣和乡土情怀。除此,还有翟泰丰、徐绍武、朱继经、李助新、李永文、王正宇、王俊忠、于东兴、郑占荣等人。而关仁山、王剑冰、杨立元、刘宝池、东篱、李木马、肖劲风、李枝增、吴再军、张进岭、孙守廷、秋实、刘国强、黄永、董秀山、陈欣、孙志宏、孙玉春、高昌顺、刘中环、马广乐、冯立新、孔庆先、张保华、陈东旗、石坚、郭百新、刘友刚等人属于中生代,他们的作品有一种恢弘厚重、昂扬奔放的气势。青年一代有他们的作品多描写改革开放以后的生活,表现城乡冲突,有着怀旧与开放兼顾、封闭和进取并存的特征。而像唐棣、吴红星、锦绣、赵叶、文泽予、苍耳、陈光宏、付晓玮、黄志萍、宋婉青等新生代作家的取材范围和创作态势较之前两代略显驳杂、繁复,创作手法也较为多样。这三代人从十几岁到七八十岁不等,如果各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三代人的文学风格的各自特征,那就是从纯净到多样,再到繁复。

取材和体裁多种多样

丰南作家群在取材上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类:一类是写苇乡、平原、海边生活的,这主要有马嘶、关仁山、王剑冰、杨立元、李木马、东篱、肖劲风、王俊忠、杨帆里、李助新、李树新、李枝增、刘国强、孙志宏、孙守廷、秋实、黄永、董秀山、刘春辉、孔庆先、于东兴、吴元武、毕经俊等;一类是写以“河头”为中心的城镇生活的,这主要有刘宝池、王正宇、朱继经、吴再军、张进岭、孙玉春、陈东旗、吴红星、刘中环、黄志萍、韩仰熙等。因为取材不同在表现手法上也不尽相同:写苇乡、平原、海边生活的作品,文笔清新自然,乡土气息浓郁,多铺张渲染;而写城镇生活的作品则文笔质朴沉郁,简洁洗练,多用白描写意。这些在这部书中都有充分的展现,显得琳琅满目、流光溢彩。

在文学体裁上也是多种多样,各领风骚。各个门类几乎都有有影响的人物。如小说有关仁山、刘宝池、李枝增等,散文有马嘶、王剑冰、李永文、肖劲风等,诗歌有李木马、东篱等,报告文学性有一合、孙守廷、孙玉春等,评论有马嘶、杨立元等,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势头很猛,出现了一批较为年轻的作者。在地域上也可以分为在唐山的丰南籍作家和在丰南本土的作家。如在丰南本土的作家有刘宝池、李枝增、王正宇、朱继经、王俊忠、孙守廷、田殿江、黄永、刘国强、孙志宏、孙玉春、于东兴、高昌顺、张进岭、吴红星、文泽予、陈光宏、苍耳、刘中环、吴再军、陈东旗、张保华、冯立新、胡玉环、锦绣、黄志萍、郑占荣、韩仰熙、田秀萍等,在外地的丰南籍作家有马嘶、翟泰丰、关仁山、王剑冰、徐绍武、杨立元、东篱、李木马、肖劲风、杨帆里、李永文、李助新、董秀珊、石坚、孔庆先等。这些人都在文化层面较高的文化教育艺术部门工作,尤其是翟泰丰曾为中宣部副部长,后为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对“三驾马车”走向全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丰南本土的作家则散落在各处,成分也较为复杂,但多数为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报告文学家一合,虽然他不是丰南籍的作家,但因他长期在丰南工作,对丰南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文学也是在丰南起步,所以他可以成为融入本土的作家。

作家群的领军人物

作为一个文学群体,除在创作上呈现出某种一致性,还要有一个甚至是代表性的作家,成为群体的领军人物和楷模,在这部书中把他们的作品列为前列,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独到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丰南作家群的奠基人物是原唐山市文联主席、一级作家马嘶。马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擅长各类文体的写作,其作品曾被译介到国外。二十几年中,他的作品曾获第一届、第三届、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一届华北区文艺理论一等奖等多种奖项。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勇敢者的伊甸园》《负笈燕园》,散文集《芦笛集》《燕园师友记》《学人往事》,文艺理论批评集《紫骝斋文学论评》、长篇纪实文学《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年中国知识界》《往事堪回首——百年文化旧案新解》,传记文学《一代宗师魏建功》,《林庚评传》,书话集《新文学书的残梦》等,这些作品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和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