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唐山史、唐山事

唐山景、唐山情

唐山人、唐山物

微唐山带你更了解唐山。

上期小编介绍了几个和李世民有关的唐山地名的由来,很多人来信告诉小编也想知道自己县区名字的由来,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秘一下。

有的地名源于历史,有的源于神话传说,有的源于山川地理环境。下面小编就按类型和大家介绍。

历史篇

最有名——开平

明朝永乐元年(),也就是朱棣登基那一年,设开平中屯卫,第二年建开平镇,开平由此得名,迄今多年历史了。开平自古为商贾重镇,富裕之城,素有“填不满的开平城”之说,被誉为“京东四大名镇”之首。

最富饶——古冶

自古金盆冶宝地!由“古代千金冶铁之地”演化而来。历史也非常悠久。古冶早在商代就有人居住,地属孤竹国,春秋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国。关于古冶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之前,山东一古姓老汉携妻儿躲避连年旱灾,落脚此地。古老汉身怀打铁技艺又乐善好施,因而在村民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称其为“古爷”。古爷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将他居住而后形成的村子成为古冶。

最有底蕴——迁安

取自“迁自安喜”之意。辽国把从定州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俘虏来的人安置到今迁安、迁西等地,并设置新县,因俘虏来自安喜,故取名为安喜县,金大定七年(公元年),也就是南宋时期,更名为迁安县。历史上有名的伯夷叔齐让国、老马识途等典故就发生在迁安。

最有意义——遵化

五代时,后唐李存勗统一河北,遵化归于后唐统治之下。“遵化”一名最早见于《辽史.地理志》。因是新归附的,为巩固统治,所以为该县取了一个封建礼教色彩浓厚的县名:“遵化”,其意为“遵循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宋朝改名滦川郡。金、元两朝沿袭遵化之名未改。

传说篇

最悠久的传说——玉田

玉田县:“种玉之田”之意。玉田之名沿用至今已一千三百余年。名字历史很悠久。

以志怪小说《搜神记》中的民间传说“杨伯雍无终山种玉”的故事而更名为玉田。相传古代一位从中原逃难到今玉田麻山脚下的农民杨伯雍,因勤劳善良、扶危济难感动了山神,山神给了他一把石子让他种在地上,结果长出了美玉。后人就将这片种玉之地名之为“玉田”。(详细故事可见上一期《唐山与一位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不解之缘》)

最美丽的传说——乐亭

乐亭的名称由来有很多种版本,但都是传说,无从考证,说一种吧!东海龙王的十三公主--灵珠公主。十分向往凡间美好的景象,而且不理解人间那么美好,还会有这么多悲欢离合。灵珠公主在灵龟的带领下,领略了许多人间的美景,处处树木丛生,鸟语花香。玩累了在海边休息,公主问灵龟:“灵龟爷爷,为什么我没看到人呢?你带我看的景色是美,可我想看看人是怎么生活的。”灵龟看着灵珠公主认真的模样,它知道,不让她看看人间的疾苦,公主是不会回头的。灵龟说:“公主咱们去看看可以,但你不能什么事都管,有些事看看就行。”灵珠公主不懂,但是她感觉她将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真正来到人间,灵珠公主知道自己要干的大事是什么——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捞鱼尖附近住着几户人家,其中一户有母子二人,家境贫寒,身无长物,靠打草买柴苦度岁月。灵珠公主不忍他们生活清苦,偷偷的用法力把见底的米缸填满。随后,其他贫苦人家都出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但人们却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夜里,一个村妇难产,孩子是生下来了,可村妇因流血过多快死了。就在人们快放弃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耀眼的白光,一个巨大的贝壳浮在半空中,贝壳徐徐打开,只见那贝壳中走出一名少女。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起来大约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绝美秀丽,她身后跟随着一只神龟,和她一起徐徐而下。灵珠走到那村妇面前,把一颗珍珠放在村妇的嘴里,让她咽下。奇迹瞬时出现了,村妇的血止住了。灵珠公主冲大家婉约一笑,慢慢升天,进入贝壳消失了。直到贝壳消失,人们才明白过来,仙人来过。因为仙人是从贝壳里出来的,所以世人名曰——珠蚌公主。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人们有什么大的困难都会跪地默念灵珠公主的名字,所有的困难都会解决。人们争相传送:天上飘下个大仙女,贝壳护体,百刃不侵,身旁跟这个大神龟,永远静静的守候。有一天,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人们出海打渔回来,看到一个大贝壳张着扇贝,里面坐着一个少女和一只大神龟,等人们到近处一寻,却怎么也找不到。回来以后,大家说那是下大雨了,灵珠公主没地放躲雨。人们知道受了灵珠公主的那么多的恩惠,应该为她做一些事情。从那以后,在捞鱼尖附近出现了许多小亭子,当地人叫“乐安亭”。人们希望下次下雨的时候珠蚌公主能有地方避雨,最重要的是人们想表达一下对公主的感谢。   就这样,灵珠公主和百姓的故事,一直在这片土地上上演着。很久以后李世民(未登基以前)知道了这个故事,也来到“乐安亭”,向灵珠公主许愿只要公主帮助他打下江山,只要他在位,他就会替公主保佑这一方土地安宁,永远安乐、祥和,这一方土地就叫“乐安亭”。后来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却没有忘记对灵珠公主的承诺,赐“乐安亭”   但此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们把“乐安亭”叫成“乐亭”。有的人说是由于当地人的发音习惯,有的说这么叫方便,无论为什么,“乐亭”作为地名一直延续到现在。

还有一种说法:乐亭县因古乐安亭得名。据考,今乐亭县城所在地在三国时期就有行政建制,成为乐安亭。据推算,乐亭县应在公元年之前不久建置,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了。

地理篇

滦县

古称滦州,因靠滦河而得名。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滦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殷商时期属黄洛城旧址,是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是“冀东三枝花”滦州皮影、评剧和剪纸的发源地,其中皮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润

唐代曾为玉田属地,“丰润”之名始于辽金。金大安元年(年)始称丰闰,明洪武元年(年)更名为丰润,有“润泽丰美”之意。后一直沿用。

相传,因此地“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定”而得名。又有“县产盐场,故名丰润”之说(见《丰润县志》)。

丰南

原为丰润县辖区,年析丰润县南部地区置县,因位于丰润县之南,故名丰南。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竖井煤矿—开滦钱家营矿,亚洲最大的盐场—南堡盐场以及全国三大碱厂之一的唐山碱厂座落于本区境内。

滦南

滦南县年建置,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建县时间虽短,但境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迁西

因地处迁安市西部而得名。迁西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明代古长城串联起潘家口、喜峰口、青山关等20余座雄关险隘。李广北击匈奴、曹操东征乌桓等曾来经于此,戚继光在境内的三屯营镇守蓟镇16年。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就是音乐家麦新以宋哲元、张自忠、赵登禹等抗战名将在迁徙喜峰口一带与日寇白刃战为题材写就。

唐海

唐海县(现为曹妃甸区):取自“唐山沿海”之意,是在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的农垦体制县。县域范围湿地众多,是中国候鸟迁徙的重点驿站和栖息场所,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完整,被国际湿地组织称为“开发潜力巨大、不可多得的湿地保护区”。

以上内容由微唐山编辑整理,欢迎个人转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