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好不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22/9475607.html 这是“唐城物语”第22篇文章 上回说到,七滦线在唐山市区经过的桥都很有历史。这回,咱们就讲讲那些年头很久的车站,以及这些老站将何去何从。(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读到关于“桥”的文章) 唐山南站 震后重建的唐山南站 这自不用我多介绍。只是在地震重建之后,唐山站就再也没有个性与特色可言了,一直到现在都是。如今的新唐山站固然大气、整洁,候车、上车也比之前方便的多,只是和徐州站、苏州站一类的车站相比,少了太多本地特色。 春节之前,我曾经开车去了一次老站。没有拥堵,路很顺。 如今的老站,候车大厅已经被改作羽毛球馆,站前广场北边一排门面都变成了房屋中介——难道这附近的房屋租赁生意这么火吗? 那天很幸运,门没关。从写着“出站”的栅栏门进去,就是著名的老站旅客天桥。 沧桑的出站口 这个地方特别有代入感——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李晨翘课在这里做介绍宾馆的生意、电影《归来》中巩俐举着陆焉识的牌子在这里等着丈夫归来,都是在这里取景。如今这出站口的旁边,是个饺子馆。 旅客天桥桥面 进了门之后,上天桥。天桥的桥面依然是木板铺垫,而且在外观看上去,并没有新木板。踩上去吱吱悠悠的。我本身是不恐高的,但是有高度还晃悠,就有点要了亲命了~ 老站一共三个站台,从西到东依次排列。挨着候车大厅的是一站台,从天桥下到一站台的栅栏门被锁了,必须从二站台穿越铁轨才能到一站台。一站台神马都没有…… 二站台有非常简易的水泥砌成的候车棚。三站台则是著名的南站候车雨棚,也是《归来》中陆焉识被抓那一幕的取景地点。根据候车雨棚上的介绍,雨棚为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人所建,本来有两个,另一个在时被震塌了。但是,全部铆钉没有一个焊点的旅客天桥、水塔都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 天桥和雨棚 上期我们说到的小山天桥,也建于那个年代,也是无焊点的全铆钉结构,同样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结果在九十年代被自己人……额…… 那个年代还没有如今的车站这么人性化——一迈步就上车了。那时建的车站,站台都很低,人们上车的话需要扶着火车网上爬两步。作为九零后的我也曾经在这样的车站坐过车——年,北京东站(不是京唐城际的新北京东站)到丰润站(现唐山北站),纯绿皮车。我记得,六岁的我在面对那个高度的时候,都是被大人抱上抱下的。唐山北站已经彻底焕然一新了,而北京东站现在依然很破~ 北京东站 昨天许诺的高清大图来了~我也在开头说过,我是专门开车去这个地方的,所以,下面就是我这一趟的成果展示。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家乡自豪感——不是因为南站是中国第一座火车站而自豪,而是因为他依然没有老到不能动,而是依然忙碌,依然作为一个编组站在铁路运输方面贡献力量。很多人觉得老站应该变成铁路主题公园,应该好好的保护起来。我不这么认为——一处上了年纪的交通设施,让他可爱的不是保护和敬仰,而是以己之力继续发光发热。那样,当你走近他时,你会被这种平凡的忙碌而感动到泪目。 那么,在整个七滦线71公里的里程内,还有多少上了年纪的火车站呢?(实在找不到图的就用车票代替了) 唐坊站,建于年 胥各庄站,建于年 开平站,建于年 洼里站,建于年 古冶站,建于年 卑家店站,建于年 雷庄站,建于年 滦县东站,建于年 现在办理旅客乘降业务的滦县站也是一个即将百岁的老站,建于年,原名坨子头站、滦县西站,位于滦县东站以西大约4公里。 随着七滦线沦为支线铁路,这些老站也大部分都沦为货站或者干脆就被取消了,只剩下苍凉的候车楼矗立在原地,向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在我十年前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听家在古冶的同学说周末可以坐火车回家。当时,没见识的我还很不解——为什么都在唐山还要坐火车回家? 后来我才知道,搭乘汽车去古冶城区的路远没有在地图上看着那么轻松。而铁路虽然要买票等车,但是用户体验要比公路强多了。古冶站客运业务的取消也是让古冶居民在出行方面最烦恼的问题——古冶站没了,想坐火车就要乘车先从东到西横贯唐山市,公交车单程都在两个小时左右,极为不便。 小习在网上偶然看到了未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的唐山轨道交通规划:唐山市现有京山线和唐遵线均在城市腹地通过,可规划在此基础上修建轻轨。具体线路走向为:旧京山线部分:中心区—丰南区18公里;中心区—古冶区25公里。唐遵线:中心区—丰润区25公里;同时考虑唐遵线和旧京山线交汇处引支线至唐山火车站。 在这个地图上看,“中心区”指的无非就是从南站到启新桥这一区间——唐山老市中心。而按照城市交通规划的一般原则,如果设置大站,则一定会放在启新立交桥——此处为大量市内公交线路始发站,而且居民区密集,并且有人流量较大的商场。 然后再看七滦线所经过的地点:胥各庄、南湖景区、南站、小山建国路、古冶站。除了南湖是景区之外,胥各庄站周边,人口稠密区;南站,公交车枢纽站;小山建国路,人口稠密区;古冶站周边,人口稠密区。而在市区其他地方,由于道路网密集,公交方便,也没有花大力气动迁建轨道交通的必要。 列车驶过启新桥下的唐遵线 唐遵线,就是在启新桥下从七滦线分岔向北延伸的铁路,目前多用于给电厂和唐钢运输大宗货物,一直穿过丰润延伸到遵化石人沟铁矿区。如果设站,则有极大可能在大城山设站,因为是景点,而且在电厂和钢厂的上班族及附近居民较多。 此外,规划中还提出要在中心区引一条线路到西站。这样来看,不在市区居住的居民,尤其是古冶居民,去西站乘车就十分方便了,不用再忍受拥挤的公交车了。 有人曾说,唐山市区这么小,没必要建轨道交通。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唐山没有像上海那样贯通南北和东西的高架路,而唐山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二百万,外县与市区之间交通不便问题突出。要把“点”连成“面”,就得靠“线”,也就是轨道或者畅通的快速路。 唐车为省会生产的地铁列车,被网友戏称为“小米号” 南厂啊南厂,你的城市轨道交通产品,什么时候能给家乡用上呢? 总体上看,如果七滦线和唐遵线以后真的被改造成轻轨投入运营,简直是唐山在城市交通方面最伟大的手笔。而这其中的一些老站,也会重获新生。七滦线也将会成为像都江堰一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伟大工程,这就是经过百年风雨的七滦线的魅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