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里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被授予了“七一勋章”,只见他坐在轮椅上挺立身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这位老人就是王占山。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王占山第一次出席如此重要的场合。 早在年,他便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等人的接见,其中毛主席还在一年内见了他四次。 那么王占山到底做出哪些了不起的贡献?为何他会被授予“七一勋章”呢? 木枪换真枪,戏耍国民党 年王占山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的一个农村家庭,记事以来,王占山就生活在日寇侵华的恐惧里。 当时日寇时不时来一次“扫荡”,乡亲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都处于巨大的威胁之中。 好在,英勇的唐山人民从不放弃将日寇赶出中国的梦想,王占山便是其中一员。 十岁那年他正式加入抗日儿童团,像“王二小”一样站岗放哨,为抗日军队提供消息。 在此期间,他多次准确传达情报,为粉碎日军“扫荡”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年抗日战争以胜利告终,由于亲历抗战,王占山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的英勇表现,所以他一直立志当一名共产党员。 不过,受限于年龄,组织上没有第一时间接受他,而他也从当地民兵开始做起,时刻准备着成为正式的军人。 年,蒋介石公然挑起了全面内战,王占山虽然刚满17岁,但已经是丰南县民兵大队的队长。 他深知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软弱,所以经常运用游击战的方式给国民党制造麻烦。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木枪换真枪”的故事,恰恰是王占山的真实经历。 年4月的一天,在唐山市丰南县前营镇内,一名国民党军官正从一家杂货铺里走出。 此时,一个敏捷的身影突然从墙边闪出,一把“枪”抵在了军官腰间并说道,“不许动!后边去!” 由于事发突然,这名国民党军官也被吓破了胆,顺从地走到了房后,随即他的配枪就被卸下。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原来抵住他的不过是把木枪,而手持木枪的正是王占山,他所在的民兵队伍枪支匮乏,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个好办法。 制服国民党军官后,王占山立即与我军侦查员联系,将其押回团部,经过审讯才知道,原来这人是敌军保安团的作战参谋。 而根据这名俘虏提供的情报,解放军分区48团也顺利地拿下了国军占领的前营镇,唐山丰南地区的解放战争也正式拉开序幕。 战后,48团团长大为欣喜,他问王占山要什么奖励,王占山直言只想参军入伍,就这样,王占山正式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的一员。 “为党牺牲,无比光荣” 入伍后不久,因为表现出色,王占山便由地方部队调往解放战争的主力军——东北民主联军8纵24师71团3营7连。 在这里,随时面临着国民党精锐部队的骚扰,随时都有到前线战斗、打大仗的机会,所以王占山也格外珍惜。 为此,他也做了一系列准备,不仅苦练射击、投弹,还熟悉了爆破、土木作业等修建工事的技术,短期内,他的作战水平急剧提高,在小规模战斗中屡次歼击敌军。 不久后,辽沈战役爆发,当时东北正值隆冬,户外动辄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由于物资匮乏,很多将士连过冬的棉服都没有。 不仅如此,解放军的武器也相当落后,很多都是从以前日军手中缴获的三八大盖,重机枪堪称凤毛麟角。 但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年仅19岁的王占山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坚守阵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并多次冒着枪林弹雨进攻,最终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上级交代的诸多任务。 辽沈战役刚结束,王占山又被调往解放天津攻坚战的战场上。 在这里,他与7连新任指导员马占海结识,马占海十分欣赏眼前这个敢打敢拼、无所畏惧的小伙子,特意在战争如火如荼进行的间隙介绍他入党。 很快王占山便通过审核,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宣誓那天,马占海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入了党,打仗时要更勇敢!” 王占山也坚定地表示,“我不怕,党指到哪里,我就战斗到哪里!” 然而在金汤桥爆发的战斗中,为了夺取被敌方占领的阵地,马占海身先士卒,带头向国民党军队冲锋,不料敌军打来了一梭子弹,马占海当即倒地牺牲。 见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慷慨就义,王占山心里五味杂陈,这时他才真正明白“为党牺牲,无比光荣”的真正含义。 随即,他的怒火彻底爆发,大喊着“给指导员报仇”,便无畏地向前冲去。 在王占山的激励下,7连的其他战士也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用最猛烈的炮火回击驻守的国军。 这一战,王占山彻底在军中打出了名气,他也荣获一大功二小功,并被授予一枚勇敢奖章。 然而,他明白,全连人,战役结束后仅剩24人,这个荣誉是用战友的生命换来的,所以他从来不敢懈怠,在后来的战斗中更是带头冲锋。 之后王占山又先后参与了平津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和两广战役等重要战役。 并跟随军队南下,屡次立功,依次被提拔为副班长和班长,新中国成立后,王占山再次得到晋升,任军中排长一职。 惨烈的金城战役 入伍以后,王占山跟随队伍东奔西走,已经多年没有回家,他本打算等国内形势稳定后便向军队提出申请,回唐山老家和亲人团聚。 然而,正当他为回乡准备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突然打到了朝鲜半岛,不仅越过三八线,甚至将军队开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为此,毛主席大手一挥,做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决议,很多军人自发加入志愿军队伍,其中就包括身经百战的王占山。 在朝鲜战场上,王占山起初被安排在后方工作,虽然没能如愿上阵杀敌,但他仍然兢兢业业,为前线的战友提供坚实的保障。 直到金城战役到来,王占山所处的志愿军团3营7连终于迎来了上前线作战的机会。 在动员大会上,王占山第一个请战,并接受了最艰难最重要的战斗任务——抢占巨里室北山。 巨里室位于金城的核心地带,盘踞着大量的火车轨道和车站,是金城一带的交通枢纽。 而北山是巨里室北面最高的一座山脉,战略意义极为重要,只要北山还在敌军手中,美国的军队便可以源源不断由巨里室向前线补充,极易延误反击作战的时机,甚至导致金城战役的彻底溃败。 所以,巨里室北山争夺战只许胜不许败。 年6月20日,7连正式向北山高地进发,当时7连仅人,而敌军驻守的兵力在人以上,力量对比十分悬殊,所以如何攻下北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王占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令一排和二排在高地侧后方埋伏,自己则率领着三排从正面匍匐前进。 没走多久,王占山便发现了美军的两个火力点。 面对封锁,如果正面硬刚的话,只会影响了全盘计划,于是王占山让战士们暂时停下脚步,自己一个人冒着被射击的风险悄悄靠近。 好在敌军没有发现他的踪迹,他用擦枪布盖住树枝,天色昏暗下来后,小树影影绰绰竟像个人形。 驻守火力点的敌军果然上当,子弹疯狂地朝着小树打来,王占山趁烟雾带领着三排战士从侧方杀出,一举端掉了这两个火力点。 听到枪声,埋伏很久的一排和二排也向山上进攻,已经乱了阵脚的美军,此时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根本无力招架,不到一个小时,7连便成功拿下北山高地,并将上千名敌军全部歼灭。 然而,由于北山特殊的地势,这个高地易攻难守,凌晨时分,7连刚刚将战场清理干净,支援前来的美军便向高地展开攻势。 首当其冲便是飞机猛烈的轮番轰炸,很快,附近唯一的大桥被炸毁,团与后勤部队被分割开来,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支援,美军步兵趁势向北山发动进攻,给我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其中,驻守高地的7连最为惨烈,在空军和步兵的围剿下,大量士兵身受重伤,其中7连的指导员也英勇牺牲。 坚守四天,不辱使命 见此情形的王占山心里也是无比愤慨,他告诉自己,哪怕付出生命,也要把阵地守住,决不辜负战士的期望。 于是他冲着7连的战士们大喊,“只要人在,阵地便在,绝对不会轻易撤退”。 随后便身先士卒,不断将子弹打向正在朝阵地进发的美军队伍,见指导员牺牲,7连的战士们也热血沸腾,他们发誓要让美军付出代价。 胜利的信念坚守在每个人的心中,即便和美军实力悬殊,他们也从未放弃,在雨水般的炮火和子弹中,他们始终跟随着王占山,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军攻势。 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7连共粉碎了美军38次反攻,而损失也同样惨重,其中大量士兵被炮弹击中当场牺牲,少部分弹尽粮绝、身受重伤,也没有挺过去,干部级别的军人仅剩王占山一人。 靠着顽强的意志力,王占山带领手下士兵隐藏在战壕里,敌军停火时,他们便抓住宝贵的时间短暂休息。 一旦听到敌军进攻的声音,便马不停蹄地从战壕中走出,用最猛烈的炮火回击,后来子弹打完了,他们便掏出刺刀,与敌军近身肉搏,登上北山高地的美国步兵,最终没有一个能够存活。 就这样,王占山和仅剩的志愿军战士强撑了四天四夜,等团突破包围前来接防时,这几人已经昏迷不醒。 其中王占山遍体鳞伤、鲜血直流,医院抢救了几天才醒过来。 当医生拉开王占山的军服时,发现他全身上下遍布着38处子弹窟窿,每一块皮肤都已经被鲜血染红。 战后,王占山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并被授予了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正如王占山所说,“我要用优异的战绩,回报党给我的第二次生命”,而他身上的38处伤疤就是他用血铸成的最光辉的勋章。 年回国后,王占山的事迹传遍了全军上下,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等人先后在中南海接见了他。 其中,毛主席对29岁的这个年轻人颇为欣赏,一年内曾4次与他见面交谈。 不过,对于毛主席的“偏爱”,王占山却并不邀功,他坚称所有的功劳都是战友们用鲜血换来的,他受了国家和人民的恩惠,自然要奉献一切来回报。 王占山也一生都铭记着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年他从军队退伍,过上了朴素简单的生活,但他却从没停止过为人民服务的脚步。 从年开始,他便用退休金为附近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帮助,多年来至少有20名学生在他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 不仅如此,无论是扶贫帮困、抗洪抢险、抗击非典还是汶川地震,王占山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慷慨解囊,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个人生活。 年新冠爆发之际,91岁的王占山再次将元特殊党费交给了国家,即便是荣获了“七一勋章”,他也没有太多兴奋,只是淡淡地感慨道,“这么多年了,党和国家始终没忘记我这个老兵!” 当然不会忘记,无论何时,我们永远都会记得如今的繁荣盛世,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和意志所浇灌的,而王占山老人不惧生死、一心为党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敬佩。 向英雄致敬! |